1、论实力,我们稳中有升
这一届我们中国女排的参赛队员中,有朱婷、袁新玥、张常宁、丁霞、颜妮、龚翔宇等均是上届冠军队成员,虽然年长了四岁,似乎是青春的成长期,并不见所谓年龄的颓势,反倒有相当的进步。
这首先主要表现在朱婷、李盈盈、龚翔宇、王梦洁、张常宁都可以接一传了。接一传的人多了,队伍的实力也大加强。
第二表现在后三起跳扣球的多了。朱婷、李盈盈、张常宁、龚翔宇、刘晓彤、刘晏含都有上佳表现。
第三“两点换三点”的战术运用少了。这也说明球队没有了短板。
其中龚翔宇的进步尤为明显,这不仅表现在她的接一传上,更表现在她的四号位上的发挥。过去接应到了四号位时都得跑位,让位于主攻,甚至是采取“两点换三点”的战术。相比上届奥运会的初出茅庐,再看龚翔宇的进步,足见郎平用人之眼光独到,并且为下届奥运也作好了人才储备。
其次是张常宁,她是郎平上个奥运周期就着力培养的将才。张常宁起初练的是沙排,所以她在扣球时,不需要助跑,原地起跳的技术特点常令对手不易防守。最近看她在比赛中的发挥更是进步不小。一是接发球进步了,二是后三进攻增加了。
在实力增加上,李盈盈是其中的一个亮眼。李盈盈,左手将,年青力量足。扣球线路多样化,使得惠若琪的退役在实力上得到无缝街接。
当然,丁霞的实力与状态也是可圈可点的。特别是在最近一次赛事中,她接队友传球,还实现了一次扣球。排球场上一个二传手扣球,不是传奇,也是花絮。
2、关于刘晓彤与王梦洁和曾春蕾
关于刘晓彤再次跻身奥运,年轻一点的体育迷似有不解,总觉得她的状态有所欠缺。如果列位回看上届奥运会中国女排对巴西那场比赛,可能就会明白朗平的用意了。
当时,中国女排小组赛打得并不理想,是以第四名的身份免强出线。淘汰赛第一场就遇见东道主巴西,巴西在另一小组是以小组第一的身份出线的。这场比赛䊨下了就进前四,输了就只能排名5至8名了。
那场比赛打得如火如荼的,对手针对朱婷的压制很历害。郎平几度换人、换战术,在换上了刘晓彤之后方才奏效。刘晓彤上场之后就像微波炉立马进入状态。跳发球,后三起跳大力扣球,屡屡得分扭转了颓势,最终战满五局,打败了巴西。
决不是说朱婷在那场比赛不行,是对手研究防范得很到位而已;也不是说刘晓彤有多历害,她本身就是朱婷、张常宁、惠若琪的替补,也许就是“乱拳打死老师傅”。但刘晓彤上场就有了较好地发挥,并取得很好的收效实属难得。
今次奥运,刘晓彤又长了五岁,并且极有可能会后就会退役。同时中国女排在主攻线上新增了李盈盈,这样看来刘晓彤的替补机会似更减少。少也一是一种幸福。我这么写无非就是揣测一下朗导带上刘晓彤的用意。
和刘晓彤一样,王梦洁能入队也受到一定的争议,这主是奥运会报名限定为12人的原因。倘能像世界杯或世锦赛那样,允许14人参赛,就是问题了。王梦洁与林莉,差别在于年纪略大与略小、因而形成沉稳与活力之争。其实,带谁都没错,不带谁都有道理,就好像赌大小一样。郎导怎么做都没错,这还不能说要看现场效果,因为现场不一定能够表现出其差异,况且王梦洁也是得过锦赛上赢得最佳自由人大奖的。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曾春蕾了。
郎平这一次接手中国女排时,接应的位置本来是属于曾春蕾的。曾春蕾的花名叫“大花蕾”,可见人品、人气之佳,且是前任留下的队长之一。曾春蕾是个左手将,尤利在二号位的发挥。实际上无论是身高、经验、技术特点,曾春蕾都是优势健在。并且在里约奥运后的女排联赛中,她表现出的状态仍然很好。在决赛中她明显地战胜了代表上海队参战的韩国名将金研景,独得场上最高得分35分,率队赢得冠军。
此时,龚翔宇崛起了。结果得过世界杯冠军的曾春蕾、且是冠军队长的她,受限于12人的报名,未能进入里约奥运的队伍。当年、以及至今,龚翔宇的表现都能证明,郎平的决择是正确的,至少是没有错的,且是长远的。
3、郎平的运气太好了
这个标题可能会令人反感:难道郎平凭的不是实力与水平吗?
有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让我们来细数一下郎平的主力阵容吧。
1)主攻手朱婷,公认的郎平第二。也就是说郎平退役之后的中国女排队伍中,没有一人在主攻上赶上过朱婷。对于郎平来说,这不是运气吗?实际上朗平当然最有发言权,她一定记得第二次接手中国女排时主攻手李国君在队伍中的地位和所起到的作用。
2)袁新玥,中国女排史上最高的副攻,站在网前不言而威。袁的诞生,使得副攻位置上的竞争尤为惨烈。徐文莉、颜妮是凭着经验与稳重先后与其搭档,杨涵玉、王元嫒、高意、胡铭嫒等只能是争夺替补了,张小雅更是退出竞争远走泰国了。
3)张常宁,由沙排改任的主攻手,其特点是不运助跑,原地起跳令对手没有足够的时间防守。
前三人,皆为天才性人物,属可遇不可求。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