娥娘洞:洞中有独特的生物种群
说难寻,是有依据的。此岭共有山峰9座,海拔超过1000米的山峰6座,其中最高峰的海拔超过1200米。数年前,不少科研人员为了研究需要,组队前往,只为一探洞内奥秘。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的所长卢刚,便是其中之一。
“溶洞隐藏在山体中,山路崎岖,洞口较小又隐蔽,一般人很难发现。”卢刚曾多次进入洞内,与科研人员一起进行生物调查。“在护林员和当地村民的带领下,仍然在难走的山路中行进了2个多小时,才顺利找到洞口。”

身在娥娘洞仿佛置身于时光隧道中。刘婧姝 摄
娥娘洞开发前,洞内还栖息着大量的蝙蝠,当地人称之为蝙蝠洞。记者从当地老一辈的村民口中得知,娥娘洞最初是村民上山打猎避雨时发现的,被发现时洞里的蝙蝠数量极多。
上世纪60年代,因物资匮乏,为解决家庭温饱,每年4月至5月,村民都会成群结伴,到溶洞里住上3至5天,以猎捕溶洞里的蝙蝠来维持生计。而后至90年代,当地政府得知溶洞里有蝙蝠,便派农业技术员前去考察,发现溶洞里蝙蝠数量惊人,还有大量的粪便,完全可以就地取材,为村里农田和果树提供肥料。
总之,不论何时,这座生态宝库都以不同形式,滋养着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民。
对卢刚而言,最吸引他的还是洞中独特的生物种群。洞穴里,除了蝙蝠,还有马陆、弓背螽、蚰蜒和螃蟹……其中,除螃蟹外,其它都是适应了在洞穴生活的洞穴特化物种。在这儿,他们还发现了类似于大洋洲“洞穴发光虫”的独特物种,据观察和推测,它们可能是一种双翅目的昆虫,能吐出带黏液的丝线,等待飞虫自投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