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湘子庙,还有几个元素是必须交代的。一个是关于湘子洞的传说。湘子洞,早年是韩湘子祖父韩愈的宅院,后来是韩湘子静心修炼的地方。“湘子洞”传开的历朝历代,真正见过其庐山真面目的人大抵寥寥,直到几十年前,也就是那个“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备战备荒”的年代里,人们在湘子庙的后院挖洞,用于防空袭,不料却挖到一大约六平方米的洞穴,高近两米。学界人士闻讯前来考证,疑为传说中的“湘子洞”。那个时代,神仙自然不在他们的法眼里,封建迷信也要破除,因此防空洞照挖不误,当然,湘子洞也还是存在了下去,但究竟是不是当年那个成仙之前的韩湘子苦心修炼之地,仍需要学者专家们的继续论证,也希望破坏程度不要太深。
院中除了有一块阴阳石和混元石之外,还有两株年龄不短的洋槐树,树上是蓬蓬勃勃郁郁葱葱的凌霄花丛,有零星的花朵盛开,为碧绿得呈现出黑墨状的洋槐增添了更多的亮色。不管是佛教,还是道教,不管是寺庙还是道观,种植柏树,槐树等树木,不足为奇,奇的是某些寺院或道观中的树木违背自然规律的生长方式。湘子庙中的洋槐树就是这样。据湘子庙管理者介绍,灵官殿前的那两株槐树十分奇异,在二零零零年冬天,南边的那一棵竟然在寒风萧瑟天寒地冻的大冷天开了花,花朵艳丽照人,但至今无人知晓其中奥妙。某年的某天,两株槐树第二次开花,再次成为焦点新闻,跟终年开花“曼陀罗”有得一比,至于为何一年中第二次开花,也无人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不过,这两株屡屡违背自然规律的洋槐只有五十余年的年龄,文献资料上记载的湘子庙中最早的两株槐树是宋代时期栽种的,在五六十年前被砍伐,后人倍感可惜和遗憾,便在两棵宋代古槐树的原地上,重新种上了两棵槐树。岂料这一栽,竟然栽下了两棵奇树,不经意间就成了湘子庙的一道人文景观。有心者和想像丰富者,自然会想到昔日的高人,天上的神仙,韩湘子自然也在其中,莫非就是他们在上天显灵?风水研习者会这么认为,湘子庙这一带原本就是西安南门一带的风水宝地,加上有了韩愈等韩家才子,尤其是修道成仙的韩湘子,此地就更是宝地中的宝地,完全可以与对面的书院门媲美了,因而才有了湘子庙里缕缕不绝的奇特的人事物境。当然,这十分牵强,就像从山上或其他地方发现的那两颗石头,一颗阴阳石一颗混元石,由于其色彩,造型,结构,质地等跟道教的阴阳八卦学说极为相近,便运来,放置在庙宇中,附上学术上经过打磨和提炼的文字与要义,石头就成了文化符号,宗教符号,甚至是心灵寄托。尽管如此,无数人众仍然愿意相信,那就是有关阴阳和谐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终极信念,即,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元之气成世界,终为宇宙之道理;一即道也,然,道法自然,自然而成乃宇宙之根;自然无偶,归元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