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这里吵,其实用初中的数学知识就可以计算出月地间测距为何要用角反射器,而不能靠月面的漫反射。
--------首先说漫反射的情况------------
首先从地球发射的激光会全部都打到月球表面并被月面反射,假设月面的反射率是100%,我们这里给它高估一点,但漫反射光会平均散射到半径是38万公里的半个球面上,面积是2*3.14*380000000^2,假设返回激光的接收系统面积是10平方米,收到的能量只有发射功率的10/(2*3.14*380000000^2)=1.12*10^-17。
--------然后说用角反射器的情况------------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激光在月地间会散射成2km的光斑,假设角反射器有1平方米。也就是只有1/(3.14*1000^2)^2=3.18*10^-7的发射功率被角反射器收到并反射,然后反射光还要再被散射开,被10平方米面积的接收系统收到,这次衰减是10/(3.14*1000^2)^2=3.18*10^-6,两次衰减相乘,可以得到接收的能量是发射功率的1.01*10^-12。
--------结论---------------------------------
@papapaxxx 2020-01-04 20:49:35
从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出,使用月面上反射面积是1平方米的反射器,接收的能量强度比月面漫反射大了10万倍。
-----------------------------
@tomi糕 2020-01-11 15:55:50
神棍的又一大神论。
复制于: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1899832-1.shtml#34 -----------------------------
@papapaxxx : 黑名单 举报 2020-01-11 17:38:29 评论
评论 tomi糕:文科生看不懂吧!初中的水平
-----------------------------
@tomi糕 2020-01-12 11:29:38
“漫反射光会平均散射到半径是38万公里的半个球面上,面积是2*3.14*380000000^2,假设返回激光的接收系统面积是10平方米,收到的能量只有发射功率的10/(2*3.14*380000000^2)=1.12*10^-17。“
按你的说法,因接收点距月面38万公里,所以散射表面积为半径为38万公里的半球表面,那我将接收面积为1平方米的接收装置挪到距月面100米处,收到的光能量就是发射功率的1/(2*3.14*100^2);挪到1米处,收到的就是发射功率的1/......
-----------------------------
@tomi糕 2020-01-19 12:49:36
续43楼,
tomi糕: 黑名单 举报 2020-01-13 23:32:07 评论
评论 papapaxxx:1米处是100米处的1万倍?如果说100米处相当于1瓦灯的亮度,那么1米处就相当于1万瓦灯的亮度,骗谁呢?
@papapaxxx :2020-01-13 23:34:43 评论
评论 tomi糕:你竟然质疑平方反比?
@tomi糕 : 黑名单 举报 2020-01-13 23:32:07 评论
评论 papapaxxx:1米处是100米处的1万倍?如果说100米处相当于1瓦灯的亮度,......
-----------------------------
@斜阳2020 2020-02-04 13:10:16
@tomi糕 :如果说100米处相当于1瓦灯的亮度,那么1米处就相当于1万瓦灯的亮度,0.1米处就是100万瓦灯的亮度,0.01m米处就是1亿瓦灯的亮度?0.001米处就是100亿瓦灯的亮度?。。。。
是的,大概如此,辐射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个没错。但要注意尺度,远场可以这么算,距离太近则不行,不是线性的。
简单算算就知道了,假设100米处辐射强度1W/m^2,10米处强度是多少?
100米处辐射强度1W/m^2,100米......
-----------------------------
@tomi糕 2020-02-04 21:36:17
@斜阳2020 :2020-02-04 18:20:51 评论
评论 tomi糕:再次,点光源只是便于你理解的举例而已,定向电磁波的传播规律也是平方反比,这个规律近百年来在工程上被大量应用。证伪很容易,你举出一个反例即可,来吧,显示一下你的智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早期的探照灯就是典型的点光源加反射罩制成。来吧,显示一下你的智商,用你的“定向电磁波的传播规律也是平方反比,这个规律......
-----------------------------
首先请搞清楚,一直说的是辐射强度按平方反比衰减的这个规律!
探照灯这个例子,你应该问的是探照灯“光强”与距离的关系,明白吗?
假设探照灯发散角为a,距离为D,光斑半径为R,tan(a)=D/R ,没忘吧?
因为tan(a)为常数,则D与R成正比关系,没意见吧?
光斑面积为pi*R^2,没意见吧?
距离远10倍后,pi*10R^2/pi*R^2=100,圆面积增大100倍,有意见吗?
代入实际数:
假设探照灯在某处辐射强度为1KW/m^2,假设此处光斑面积是10平米,则辐射总功率为10KW,没意见吧?
距离远10倍,光斑半径增大10倍,光斑面积增大10^2倍,没意见吧?
1000平米范围内辐射总功率10KW,10KW/1000m^2=0.01KW/m^2!有意见吗?
(0.01KW/m^2)/(1KW/m^2)=1/100
辐射强度为原来的1/100,按平方反比规律衰减,你有什么意见?
探照灯照的远,套用无线电的术语就是反光罩提供了发射增益,跟点光源相比,同样的发光功率提供了n倍的辐射强度,辐射强度大了,照的就远了,有什么想不通的?
还想不明白的话,再给你做比喻,仔细看:
球面平均为10个小格子,点光源1KW的功率,每个格子的辐射强度为0.1KW/格。
用反光碗将点光源的所有光线聚焦到1个格子里,则辐射强度为1KW/格。换句话说,此时的辐射强度等效于自由辐射的10KW点光源,反光碗提供了10倍增益,明白了吗?
再缩小聚焦面积,所有光线聚焦到0.1个格子里,此时格子内的辐射强度等效于100KW的点光源“自由辐射”的强度,明白了吗?
以此类推,你只要有本事无限缩小聚焦面积,则聚焦范围内的辐射强度无限大。
这就是1KW的探照灯能提供nKW灯泡照度的原因,初中数学就能搞明白的事,你纠结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