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鸟, 女武神超音轰炸机, 和谐客机, 波音747, 什至是A380巨无霸, 它们的性能在今天一点也不落伍, 什至是后无来者, 然而不是退役就是将被停产。何解? 原因无非是不合时宜!
技术再高大上, 太昂贵没有实质需求, 守着生产线每年砸上天文数字的营运经费说白了就是SB!
土星5也差不多, 现今世代除了F1发动机还有一点给后人研发参照价值, 其他不过是一堆破铜烂铁,包括材料,工艺,与电子设备, 此外当年的零部件生产商还是工程人员基本上都不存在。因此在今天用旧有工艺复制一台土星5基本上毫无意义也不可能! 事实上新一代的登月火箭"SLS"已面世并进行最后的点火测试, 它的血统更多是继承自航天飞机,包括RS25氢氧发动机及大推力固推,这些都经过了30年实践,可靠性不容质疑。航天飞机除了运载力强劲,更能够用来捕获敌方卫星, 属于70年代美苏冷战时期的产物。然而随着苏联解体, 国际空间站建造完成, 加上老化维护费用高昂及困难, 它基本上已完成了历史的使命。未来NASA把探索的目标转移到深空, 但要实现就必须腾出资源, 因为每年获得的经费拨款都是有限, 因此只能让航天飞机退役, 但是其相关的工程团队,生产资源, 科技却得能延续, SLS火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而诞生。新一代重型火箭及载人飞船过去10年时间总投入研发成本约为150亿美元, 听来很多, 但与土星5与航天飞机相比, 投入却不足为道, 然而有人还是觉得太烧钱, 认为像SPACEX的可回收复用火箭才是出路,并且商业化才能降低开发太空资源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