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中国对印日澳似乎太过宽容,美印在10月27日签署了“基本交换与合作议”(RECA),已经实质上形成了一种同盟关系,印度也放弃了一直坚持的不结盟立场。如何看待美国的“印太战略”和周边局势,美媒《多维新闻》在10月31日发表专访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林民旺研究员的文章,专家指出,过去的做法是“擒贼先擒王”,现在需要转变思路,要对印、澳和日本等毫不客气的回击。
林民旺认为,很多人都产生了错误认知,认为印度对中国强硬完全是基于国内的政治需要,其实并非如此,美日印澳四国部长级会议最早就是印度提出的,包括弹性的供应链也是印度率先提出的。印度的目标明确,就是要拉美国及其盟友努力把中国排除在美西方主导的所谓自由经济体制之外。
他指出,美国现在认为中国是西方自由开放经贸体系的受益者,因此要“清理门户”,试图建立另一套经济网络和秩序,印度就是要追随美国的这个战略的,印度外长苏杰生就表示,美日都有与他相同的看法,只有欧洲还没有完全意识到中国的威胁。现在印度就是要说服欧洲,希望促成欧洲与中国的经济脱钩。印度的外交是很有战略思维的,但常常被中国忽视了。
林民旺强调,很多人有这样的误解,认为其他国家针对中国的负面表态和举措都是美国逼出的,但其实像印度、日本之类的国家对中国的威胁感甚至可能比美国更强。安倍在退位后就公开说,是他劝特朗普专注搞印太战略的。但中国周边的几个中等强国比美国更早就把中国当做头号敌人了,只是因为实力不济,利益不合,因此它们更愿意躲在美国后面。如果能把中美关系锁定在敌对和竞争状态,它们就可以“借刀杀人”,借此化解所谓来自中国的威胁。
林民旺指出,印度实际上比美国更早对中国采取“反华”措施,比如封禁中国的APP和投资等,甚至还打台湾牌,都是印度首先推波助澜的,只是不敢像美国那样做得过头。现在我们存在一种观点认为,只要中国搞定了美国,周边也就搞定了,问题是,要搞定美国,稳定中美的良性竞争关系似乎已经比较困难了。不难预料,印度接下来会继续推动与越南、俄罗斯和韩国签订军事后勤保障协定,开启军事共享等合作都是有可能的。
林民旺强调,印度对中国的各种政策转变,中国目前为止都没有任何强力的反制举措,这里有一个方向性的错误,就是忽略了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我们现在可能需要转变思路。过去的策略似乎是“擒贼先擒王”,但是,擒王根本是擒不住的。我们现在的策略对澳大利亚、日本和印度,似乎太宽容了。反制和回应的方式不一定是战争,有其他的很多手段都可以用。如果印度或者日本也敢玩美国才玩的游戏,中国可以不客气地强硬回击。现在,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已经跳得很高了。如果说过去只是星星之火的话,那么现在火势似乎已经大了起来,我们要扑灭肯定得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成本了。
中国古话杀鸡儆猴,如果我们很早就能针锋相对设定对应印度日本澳大利亚等挑头反对中国,也许不至于陷入如今被动局面,现在反华已经渐成气候,是时候对躲在美国背后的阴谋者说不了!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2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