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拉夫罗夫、绍伊古,亚美尼亚人缺乏礼仪和基本尊重
11月21日,由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国防部长绍伊古、率领的跨部门代表团抵达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进行访问。尽管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在第一时间对俄国客人进行了接待,但亚美尼亚礼宾部门却忽视了最为基本的外交礼仪——摆放外国宾客的国旗。
无论帕希尼扬与拉夫罗夫、绍伊古对谈,还是亚美尼亚政府与俄罗斯跨部门代表团对谈,竟没有摆放哪怕一面俄罗斯国旗(图一到图三)。
当然,亚美尼亚人不是天生就缺乏礼数,被帕希尼扬解职的前任国防部长托诺扬,此前在与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签订协议时(图四),就懂得尊重的意义。

阿塞拜疆总统:停火或有助改善与亚美尼亚关系
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11月21日表示,希望与亚美尼亚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Nagorno-Karabakh,简称纳卡地区)问题签署停火协议后,可以与对方改善关系。阿利耶夫在首都巴库与到访的俄罗斯外交及国防使节会面后发表声明,称如果亚美尼亚可以正面看待今次停火,希望可以为区内带来合作、加强稳定及安全的新情况。
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在俄罗斯的斡旋下签订停火协议,结束长达6周的武装冲突。阿塞拜疆从亚美尼亚手上取得被对方控制近30年的土地,俄罗斯亦僧派遣大约2,000名维和部队到当地。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称,阿利耶夫倾向清除纳卡地区重要贸易路径的障碍,双方亦同意制造条件推动区内不同种族和解。
另外亚美尼亚损失纳卡地区大部分土地后,总统伊尔基相解除防长托诺扬职务,并由前防长阿鲁秋尼扬走马上任。而在有关消息传出前,当地传媒指托诺扬早已准备辞职。
亚总理拒绝下台,俄外长防长现身亚美尼亚:支持
上千名亚美尼亚群众走上街头抗议,他们很不服气,喊出"再度开战"的口号,并要求总理帕希尼扬下台,退出停火协议。表面上看,亚美尼亚群众的怒火源于纳卡地区停火协议声明,阿塞拜疆除了保留原本拥有的地区外,还可以占有战略重地舒沙。民众认为这份协议无异于"投降书"。
对于亚美尼亚民众抗议事件,俄罗斯认为这是西方国家从中作梗,企图破坏停火协议,再次挑起阿亚两国的战火。俄罗斯对外情报局局长纳雷什金日前表示,一些西方国家煽动人心,意图重启纳卡战事。
他们向亚美尼亚方面蛊惑,签订停火协议是失败的,必须要用军事手段赢取胜利。同时他们还向阿塞拜疆煽风点火,声称阿塞拜疆距离占领整个纳卡只差临门一脚,现在是俄罗斯偷取了胜利果实。
而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也亮明了态度,硬刚反对派表示自己不会辞职,并宣称愿意为纳卡冲突的失利负责。此外他还宣布了15项行动计划,包括帮助民众返回亚美尼亚族人故乡、重建家园、修复被毁坏的基础设施、给予战死士兵的家属抚恤金等。
21日,俄外长以及国防部长访问了亚阿两国,三方重申支持停火协议。拉夫罗夫表示,此次访问就是向外界表明俄罗斯对亚美尼亚的“支持”。
亚美尼亚兵败之后,媒体炮轰军方:为什么不买中国无人机和导弹?
随着亚美尼亚军队开始从纳卡的部分地区撤离,不少民众也慢慢的回到了亚美尼亚族人的控制区内。对于亚美尼亚军队一败涂地的现状,亚美尼亚媒体开始对兵败之事展开分析,多数报导直接将矛头转向了亚美尼亚军方。在对军方的炮轰中,亚美尼亚媒体的立场十分明了,那就是在与阿塞拜疆的冲突中,亚美尼亚斥巨资从俄罗斯采购的大量武器竟然没有派上用场,苏30SM更是因为没有配套弹药,在整场冲突中袖手旁观。而号称性能先进的S-300防空系统竟然没有发现低空飞来的无人机,反而被无人机发射的小口径弹药摧毁。
在与阿塞拜疆的冲突中,亚美尼亚真正发挥了巨大威力的武器还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采购而来的“WM-80”型远程火箭炮。据亚美尼亚方面披露的消息来看,当时它们使用WM-80远程火箭炮一字排开,对阿塞拜疆的前沿阵地和车队进行了覆盖射击。由于打击节奏太快,阿塞拜疆地面部队在来不及告警的情况下损失惨重。而后,亚美尼亚WM-80远程火箭炮从容的退出战场。参考WM-80远程火箭炮数据资料的话,可以发现,口径273毫米的WM-80远程火箭炮主要有150公斤重的爆破火箭弹和150公斤重的子母火箭弹。前者杀伤半径为70米,内置34公斤TNT炸药,爆炸之后产生16822块弹片,主要用于杀伤人员。子母火箭弹则内置了380个子弹药,主要用于打击坦克装甲车薄弱的车顶。单枚子弹药可以击穿80~100毫米的装甲板,即便是T-90坦克,车顶也扛不住这类弹药的侵袭。
更为可贵的是,中国WM-80远程火箭炮在战场上没有损失,而从俄罗斯采购而来的BM-30“龙卷风”火箭炮则有伤亡。在这样的情况下,亚美尼亚媒体开始谴责亚美尼亚军方“草菅人命”,为了讨好俄罗斯而降低了中国武器的采购份额。按照亚美尼亚媒体的原话:中国翼龙无人机强于阿塞拜疆,俄罗斯,土耳其,以色列的任何型号无人机,中国无人机飞的更高,飞的更远,打的更狠。而中国生产的红箭12反坦克导弹系统不但可以打坦克,还可以打碉堡。这款反坦克导弹是中国第三代外贸系统,红外制导打击下精度高,但是作用射程为2千米,电视制导逊色不少,但是作用射程达到了4千米。按照现有情况,世界任何现役坦克都顶不住红箭12反坦克导弹的“拱顶”打击,更为可贵的是,该导弹具备“发射后不管”的能力,步兵将其发射之后就可以撤退。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这个国家的军队都没有显著的单兵作战素质,它们的技战水平也并不算高。对于这两个国家来说,在纳卡地区发生的冲突更像是一场“军火秀”,来自不同国家的不同装备在这里较量。与损失惨重的俄制装备不同,中国武器效能更强,作用效果更好,但是由于双方采购量少,使得中国装备无法形成足够明显的战场优势。痛定思痛的亚美尼亚媒体开始反思这场战争的代价,他们呼吁政府和军方加大对中国装备的采购力度,但是却没有得到亚美尼亚政府和军方的回应。诚然,亚美尼亚政府和军方或多或少的都知道中国武器性能更好,但是他们不会贸然加大对中国武器的采购份额,原因就在于,中国无法提供他们所需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