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的塔利班一直推行“压迫妇女”、“对女性进行压迫”的封建政策,美军则在阿富汗境内推动“妇女解放”运动的开展(比如推动阿富汗出台法律保护女童上学、“有知识”的权利);看了下面这篇新闻报道后,我觉得美军使阿富汗女性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解放,可以说美军是保护阿富汗女性免遭压迫的“保护神”。
阿富汗妇女权利前途难卜
2013-07-15 06:30:00 来源:云南信息报(昆明)
(这篇报道原为《云南信息报》上的一篇报道,它的电子版我则是从“网易”网的这个网页上获得的:http://money.163.com/13/0715/06/93QA7OCF00253B0H_all.html)
阿富汗虽说不是男人的天堂,却肯定是女性的地狱,尤其是在塔利班执政期间。那时,某些形式的家庭暴力是合法的。
即便更严重的暴力行为不合法,可在现实当中,也是家常便饭,这样的报道过一段时间总会出现。
也许到明年年底,北约军队将全部撤出阿富汗,美国还没有拿定最后的主意。
到那时,可怜的阿富汗女人们,该由谁来拯救?

阿富汗妇女阿耶莎的鼻子被 丈夫割掉后,在美国接受了修复手术,开始了新的生活。
阿富汗第一位女议长法齐娅·库菲在她的《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一书中写道:“一个新生的女孩听到的第一句话往往是接生现场的人们对她母亲说的安慰话:‘是个女儿,可怜的女儿。’”
实际上,在塔利班1996年掌握阿富汗政权前,阿富汗妇女虽然地位低下,但是基本的自由依然存在。塔利班掌权后,严格规定女性必须戴面罩,穿蓝色如同牢笼的“波尔卡”,盖住全身;没有兄弟或者丈夫陪同不能上街,不能接受教育。2001年塔利班政权被推翻后,阿富汗女性地位逐渐提升,部分女性已经可以不戴面纱,也可以行使投票权及参与竞选。
然而,随着塔利班的卷土重来,阿富汗妇女好不容易获得的那一点点自由空气可能面临被“没收”的危险。按美国政府的计划,驻阿富汗美军将于2014年完成撤退,美国迫不及待要逃离阿富汗这个“帝国坟场”,留下一堆烂摊子给阿富汗人收拾。
孱弱的阿富汗政府也无力对抗来势汹汹的塔利班。总统卡尔扎伊2009年签署的《消除针对女性暴力法》期望能取悦阿富汗人,但是没有获得议会通过。而在今年5月,保守派与世俗派在议会中进行了激辩,最终未能达成一致。女性保护法再次“搁置”。
女性的权利正在受到威胁,难道她们会再一次变成这个动荡国度的牺牲品?雄心勃勃的法齐娅·库菲正在试图参选2014年阿富汗总统,会不会因此变成一场空谈?
女性处境得到一定改善
一块小匾正摆在齐娅·阿特马尔的桌子上,这是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送给她的礼物,祝贺她成为议会议员。而她办公的这张桌子放在一个受虐妇女保护区的房间里。
齐娅·阿特马尔在塔利班倒台后,就在新成立的议会中工作,在这之前,她无处安身。她的丈夫时不时地虐待她,齐娅忍无可忍,与丈夫离婚,结果被夫家抛弃。当时在阿富汗,如果女性既离了婚又没有男性照顾是非常危险的。
而在2009年,正是在她的努力下,卡尔扎伊才签署了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消除针对女性暴力法》。这件事可以证明阿富汗女性的地位确实有很大的改善。《消除针对女性暴力法》首次把家庭暴力、童婚、逼死女性和买卖女性等列为犯罪。
在最近几年,阿富汗妇女在获得平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阿富汗官方作出了相对强硬的决定,有胆识的阿富汗妇女冒着被报复的危险进入了以男性为主导的政权体系,在商业、学术、军事等领域发挥着作用。
阿富汗现在有3名女性部长和69名女性议员,比如卫生部长苏拉娅·达利勒,女议员娜茨珐·扎基和最为出名的第一位女议长法齐娅·库菲。她们正在为进一步争取妇女权利而努力工作。女性领导在政权中的位置有所上升,不少年轻女孩正在陆续接受教育。
“妇女处境的确有改善。”苏拉娅·达利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生育死亡一度是阿富汗妇女面临的最严重威胁。
通过改善医疗设备、培训和派遣接生人员等措施,阿富汗妇女的生育死亡率已大幅降低。
苏拉娅说,“10年前,阿富汗每诞生1万名婴儿就有160名母亲因生产死亡,现在这一数字已大幅下降。降低国内生育死亡率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妇女状况改善的基本指标。”
除此之外,不少年轻的阿富汗女性也开始过上“现代”的生活,使用自动取款机,出入咖啡店,买鲜艳的衣服,涂指甲油,看宝莱坞的歌舞电影。
复活的塔利班
近日,美国白宫宣布了一个关于驻阿美军的撤军消息,要么留下少量的军事顾问,要么从阿富汗撤出全部部队。美军在这个国家“横行”十余年后,准备回去享受他们的民主生活了。但是,他们并没有把所谓的民主带给阿富汗人,只留下一堆等待处理的武器、破碎的经济、孱弱的政府和塔利班的东山再起。美军可以“潇洒”地离去,但是阿富汗妇女却发现她们的处境不妙。复活的塔利班现在力量强大,数百万阿富汗妇女可能重新过上悲惨的生活。
阿富汗战争打了12年,塔利班似乎愈来愈强,在一直牢牢控制南部之余,亦在全国各地随意发动袭击,连戒备森严的首都喀布尔绿区,也如入无人之境。如果不与塔利班和解,一旦北约部队撤走,整个阿富汗恐怕很快重陷这个激进组织之手。塔利班在普什图语中意为“伊斯兰教的学生”,看似文雅,却充满了暴力。
……(后略)
【当年塔利班政权在它自己掌权的时期禁止女孩上学,禁止百姓听音乐、看电影】(转贴)

“新华出版社”出版的书《与塔利班面对面》,“当当网”“读书”频道的这个网页上转载了这本书中如下这么一段内容:http://read.dangdang.com/content_617139?ref=read-3-C&book_id=1522(其中就讲到了标题中所说的情况)
1997年10月27日,塔利班宣布将“阿富汗伊斯兰国”更名为“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塔利班最高领导人奥马尔任酋长国首任“埃米尔”,毛拉穆罕默德·拉巴尼任临时政府总理。不过,塔利班政权自始至终在世界上都十分孤立,仅被巴基斯坦、沙特和阿联酋等三国承认,其他国家以及联合国仍承认以塔吉克人布尔汉丁·拉巴尼为首的反塔利班的政府。(楼主批注:塔利班于1996年建立了全国性的政权,但当时仍有10%的阿富汗国土处于塔利班的政敌——阿富汗“北方联盟”组织的控制之下)
掌握政权后,塔利班开始大张旗鼓地推行极端宗教政策。塔利班成立了促进美德和防止恶行部,这个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女性必须穿着将全身蒙得严严实实的“波尔卡”,不能露出任何部位;商店、旅馆、汽车等地不能放音乐,婚礼上也不能唱歌和跳舞;男性不能刮胡须,否则被关到监狱里,直到胡子长得够长为止;不能放风筝,风筝店全部关掉;禁止偶像崇拜,任何地方不能挂照片和画像;年轻女子不能在河边洗衣服,违反者男性亲属受重罚;裁缝不能量女性顾客身材的尺寸,裁缝店不能有时装杂志,违者被关进监狱;男性每天要到清真寺祈祷5次;女性不能穿高跟鞋,走路不能发出太响的声音……塔利班的促进美德和防止恶行部在阿富汗有成千上万的“宗教警察”,他们大部分是来自宗教学校的学生,他们监督阿富汗人的日常行为,遇到不符合要求的,就鞭笞、棍打,或者投入监狱。
塔利班关闭了喀布尔仅有的几所女子学校,禁止女孩上学。塔利班还禁止女性参加工作(女医生和护士除外),这使得很多女教师失业,从而使很多可以上学的男孩也因老师不够而辍学在家。为了使孩子能接受教育,成千上万的阿富汗家庭逃到了巴基斯坦。塔利班的“宗教警察”还要求家家户户都要将玻璃窗挡住,以免外面的人看到屋里的女性。……(中略)塔利班还取消了走亲访友的阿富汗新年,取消了五一国际劳动节,说后者是共产主义者的节日。
不仅如此,塔利班还不时威胁驻阿富汗的联合国援助机构人员,甚至要求来自穆斯林国家的联合国女性职员要有男性亲属陪同。1997年1月,塔利班命令喀布尔城内的35个联合国和非政府组织搬到城郊一座破旧的建筑中。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联合国援助机构撤出了阿富汗。这使得阿富汗老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
然而,尽管塔利班一再压制百姓,然而人们一些正当的追求是压抑不住的。1998年法国足球世界杯期间,一些家境良好的阿富汗人晚上偷偷架起卫星,把窗帘拉得严严实实,把电视声音调低,收看足球比赛。年轻的法扎娜现在是美联社的摄影记者,塔利班政权时期,她还是一名小女孩,她经常偷偷在课堂中接受教育,有时塔利班的“宗教警察”突然前来检查,她和同学们就夺门而逃,有时来不及跑了就将书本放在裙子下。
塔利班执政后整天忙于执行各种宗教政策,不关心老百姓的生活疾苦,在经济建设上几乎毫无作为。虽然喀布尔的商店里有不少从伊朗和巴基斯坦运来的商品,但是绝大多数喀布尔市民根本买不起。老百姓的生活相当艰难,他们不得不依靠国际援助机构的救助而生活下去。……塔利班还将政府中其他民族较高级别的官员和很多技术官僚撤掉,换为普什图人,由于这些人几乎没有任何管理经验,使得政府几乎陷入瘫痪状态。(楼主附注:普什图族虽然只占阿富汗总人口的40%但却是阿富汗的第一大民族;在阿富汗的总人口中,塔吉克族占25%,此外该国还有乌兹别克族、哈扎拉族、土库曼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 无论经济形势和战场情况怎样恶劣,政府官员每天工作只4小时,从早上8点干到中午,午饭后就开始祈祷、午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