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探月开始了
2008年10月23日03:35
随着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1号”22日发射升空,印度探月计划迈开了第一步。
“月船1号”在今后两年的绕月飞行中,要勘察月球表面,绘制三维地理图,为印度实现登月做准备。
但英国媒体认为,它还有一项重要使命,就是到月球上寻找稀缺核燃料氦3,这种极可能将来成为地球主要能源的原料,地球上仅有15吨。稀缺程度决定了争夺的严重性,占有先机者,在能源战略上自然占优势。
为月球绘制详细地理图
月船1号”发射重量1.3吨,造价39亿卢比(约合8300万美元)。
当地时间6时22分(北京时间8时52分),搭载“月船1号”的极地卫星运载火箭,在斯里赫里戈达岛的萨蒂什·达万航天中心点火,飞离地面。
按计划,“月船1号”调整到绕月运行轨道后,将通过高精度遥感装置勘察月球表面,绘制月球成分地图和三维地理图,还将完成月球碰撞探测。
美国宇航局前首席助理斯科特·佩斯说,人类虽已登月,却还未利用新技术为月球绘制详细的“现代地图”,火星地图都比月球地图全面。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说,“月船1号”还将释放一颗重约30千克的撞击探测器到月球表面。探测器内仪器将收集其着陆时扬起的“尘土”,展开分析。
印度人在太空领域使劲追赶
“月船1号”的发射让印度人很自豪。当天,印度总理辛格高度评价说:“我们的科学家再次让这个国家骄傲,整个国家向他们致敬。”
印度一电视频道在发射后打出了这样的字幕:“终点站月球……这是印度历史性的一天。”
在追求成为世界大国的道路上,印度一直把开发空间技术看作接近和赶上发达国家的一条捷径。在印度之前,美国、俄罗斯、欧洲航天局、日本和中国已向月球发射过探测器。
本周,负责此次探测任务的印度空间研究组织 马达范·奈尔在接受印度《观点》杂志采访时说:“与中国相比,我们在一些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我们的通讯卫星和发射能力更为先进和高效。但是在月球探索领域,印度还落后于中国。”
今年年初,美国高科技咨询公司福特隆指出,在全球太空竞争力方面,印度已经领先于日本、以色列和加拿大,比中国“仅仅差一点点”。
到月球上找战略稀缺资源氦3
仅仅是让人们自豪吗?印度军方官员一语道破玄机:太空技术同时也是洲际导弹技术的有力支持,月球上蕴藏的丰富核燃料氦3也是印度的主要目标。
确实如此。“月船1号”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探明稀有同位素氦3在月球上的分布情况。
氦3是可控核聚变不可或缺的原料,可能成为地球未来所需的重要能源,也被看作是“完美”资源,它发电量惊人,无污染。英国《卫报》分析说,印度之所以执着地在经济不景气、贫困人口增加的情况下耗巨资发射探月器,很可能是要在月球表面寻找氦3。
氦3据称在地球上的存量只有15吨,科学家预测,月球上的氦3存量有可能超过500万吨,“月球上的氦3存量可以满足人类8000年的能量需求”。总有一天,地球上的氦3会用完,任何国家要想发展核武器,必须从月球上取得这种燃料。
一些科学家认为,即便月球上存在大量氦3,开采难度也很大。
批评说这些钱可以去填穷人肚子
因为长期预算不足,印度在太空技术发展的低耗费、高科技方面远远领先其他国家。报道说,“月船1号”总预算为8600万美元,是中国“嫦娥一号”的1/2,日本“月亮女神”的1/5。
但印度国内的批评家认为,政府是在通过发展航天技术来掩饰“发展军事工业的野心”。
印度著名的批评家普拉夫尔·比德韦说:“印度实际上在参加一个军备竞赛,火箭可以用作发射卫星,也可以在洲际导弹技术中大有作为。印度政府本可以拿这笔钱填饱穷人的肚子,可以改善清洁水资源,但是它选择了把钱砸进太空。”
批评者说,印度11亿人口中有8亿人日均生活费不足2美元,儿童营养不良问题严重,探月是在“浪费资源”。
(综合新华社、中国日报报道)
三哥探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