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冷静,平可夫同志紧急撰文,请大家不要辜负了他的苦心。
加拿大 《汉和防务评论》 月刊12月号 (提前出版) 报道, 标题: 中日海军战斗力比较——22DDH和 “辽宁舰”
在 “日向”级直升机母舰 (两艘) 的基础上, 日本海上自卫队今年1月正式动工建造满载排水量2.7万吨、 标准排水量1.95万吨的轻型航空母舰。 与此同时 “辽宁舰”的海试已经完成。 这意味着事实上, 日中两国海军都进入了航母时代。
就正式名称而言, 22DDH依然称作直升机护卫舰。 但是就各项技术指标而言, 它已经完全与意大利海军的 “加富尔”号轻型空母同级。
舰载战机
剩下的问题是能否搭载F-35B?如果能, 自然就算是轻型航母。 这里取决于两个重要因素。 第一, 甲板的耐热能力, 依照目前日本造船能力, 这不是问题, 日本与意大利同样完全有能力建造类似的强化型甲板。
第二个问题是升降机的载重量。 F-35B最大起飞重量27吨, 这也不是重大问题, 一切取决于政治决定。
即使目前不安装大型升降机, 一旦需要部署F-35B, 以22DDH的2.7万吨满载排水量的标准, 换装大型升降器只是举手之劳而已。
简单地分析22DDH使用固定翼舰载机的数量, 本刊认为与意大利 “加富尔”号相同, 即有能力同时运用12架以上的F-35B。
“辽宁舰”的舰载机数量是24架J-15, J-15与F-35相比不是同一代的战斗机, 性能也略有区别。 J-15主要是制空, 而F-35B拥有更强的攻击兼战斗性能。 后者良好的隐形性和极端成熟的有源相控阵雷达, 在空战中极有可能对J-15率先实施开火。 但是, 如果一旦被J-15的雷达发现, F-35B隐形性能就将失去效果, 那么在短距离空战中, J-15在爬升、 尾追速度、 G力回旋等方面占有优势。
舰载武器
同时必须考虑F-35B的武器成熟性。 对空攻击, 挂载AIM-120C、 AIM9X、 IRIS-T等空对空导弹, 这些导弹与俄罗斯、 中国现役的空对空导弹相比有着隔代之差。 F-35B使用的反舰导弹是挪威研制的, 其最大攻击距离为240公里。 因此总体上, 8架F-35B的综合战斗力不会比24架克隆版的J-15逊色。 本刊认为假设日本海上自卫队进口F-35B, 所有的武器系统都只会选择美式装备而不是欧洲的。
再往下, 一旦中国国产航母开始动工, 两艘22DDH之后的海上自卫队航母建造计划最有可能继续扩大22DDH改良型的规模, 使其标准排水量增加至3.7万吨或4.7万吨。 它们将成为标准的中型航母, 搭载24架左右的F-35B, 与中国海军的国产航母舰载机数量持平, 进而谋求舰载机、 舰载直升机质量的优势。 同时也极有可能追加E2-2000型舰载预警机。
现阶段, 2.7万吨级的22DDH的综合指挥系统、 舰载武器系统尚未正式发表。 似乎并未装备垂直发射的 “海麻雀”舰对空导弹, 只安装了20毫米高性能近程防御炮系统。
至于雷达、 舰队指挥系统, 极有可能在 “日向”级直升机航母的基础上继续改良, 从 “FCS3改”有源相控阵雷达过渡到FCS-3A。 这样在雷达技术上, 日本今后建造的轻型、 中型航母不会输给中国海军的航母。
“日向”级的旗舰司令部作战室位于第二甲板, 使用了海上自卫队通用型海上作战部队指挥管制支援系统 (MOF), 最大特点是各个战术级别的指挥官能共用一套通用作战态势显示图, 显示气象、 作战兵力位置、 武器种类、 海图、 地图、 兵力强弱比较等。 情报处理通过各舰船搭载的OYQ-31指挥管制控制终端加以传输。
通讯卫星的应用, 采用了更高容量、 更快传输速度的传输系统, 还可以运用更大容量的波段通讯卫星。 为了强化与美军实施海上共同作战的能力, 还追加了能与美军共享卫星通讯的传输线路。
而 “辽宁舰”的指挥、 控制、 通信、 计算机与情报系统 (C41)绝对不会输给052C型导弹驱逐舰, 极有可能是后者的扩大版, 安装了性质相同的旗舰综合指挥系统、 卫星通信回路、 海军自动化数据链系统等。
就总体而言, 22DDH和 “辽宁舰”的出现, 使日中海上中大型航母的竞赛已经展开, 日方在通用航母的尖端技术方面依然领先中国海军。
[发自iPhone客户端-贝客悦读]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4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