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执行力有问题!一可能是做样子,二是庞大臃肿效率低下的官僚机构执行不到位...
记得我去楼盘转悠,有些自卑的问售楼员,有小面积的吗?售楼员那个时候,可是趾高气扬!楼盘不愁卖啊!面无表情的说,小户型早都卖完了。很少的。我只好悻悻而归。
今天写这个文章,也是想跟现在无房但苦苦奋斗的青年人分享一下我买房史上经历过的喜怒哀乐愁。没有房不可怕,怕的是失去判断和学习的勇气,失去进取的决心,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人云亦云,要在社会乱象中善于发现事情真相而掌握属于自己的机会!这个社会自古以来就是弱肉强食,物竞天择!人类万事万物的发展符合自热规律,但同时,人类前进的动力和趋势却永远符合帕累托定律和二八法则!
之后的调控政策,有一个亮点,比如具有中国特色的预售制度:建设部联合发改委、工商总局下发的16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整顿规范房地产交易秩序的通知》,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预售许可证后,应当在10日内开始销售商品房。同时加强房地产广告发布管理,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房地产项目,不得发布商品房预售广告。
但这一切不是执行不到位,不是不执行,而是压根就不能执行,房地产经济衰退,地方政府的财路断了,腐败分子没有地产商们的敬贡,没有贿赂,没有了政绩,没有了漂亮的城市化,你说他能执行到位吗?他不会实行的!他只是做做样子罢了...2006年7月,针对大肆进举中国楼市的外资出台171号文件,规范限制外资炒作大陆楼市。房价问题成为中国首要的民生大问题。密集出台的调控政策,现在回头来看,真像一场闹剧!越调越高,不调也罢,让其自生自灭多好!
2006年,广东深圳市民发召全国网民不买房,引起无数网民支持和响应。虽然是“和谐社会”下“不和谐”的无奈举措,但也形象的说明高房价把国人折腾到什么地步了!!
现在研究过去十年的房市怪诞之现状,不由得令人感到甚为滑稽。加大调控,悄悄印钞,还时不时的推出与调控背道而驰的宏观政策或法律法规。
2007年,央行罕见性的加息四次!在两会上人大批准通过《物权法》,使用权到期自动续期提振了中国人对房产私有的信心,无疑助推人们对房价上涨的预期。
07年十月份,国土资源部下发通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等建设用地年度供应总量不得低于住宅供应总量的70%。 又来了个70%的界定。你TMD100%也好,20%也好,关键要执行到位嘛!无语!不过,2007年包括之前的屡次调控使得高速上涨的房价在年底终于缓了下来。准备买房的人们开始持币观望,加上08年初南方自然灾害(罕见雪灾),美国次贷危机的波及等因素,市场观望情绪浓厚,有中介公司关闭旗下门店的现象,房地产商开始降价销售房屋,出口企业因次贷危机而遭遇重创甚至倒闭潮出现,通货膨胀加剧,失业人员增多,这个大环境大背景下,除了炒房客和一干地产商在叫嚣鼓吹之外,谁还去冒险买房?这一年,本应是房地产市场自我调整的好机会,可我们的政府却在短短几个月之后,开始曲线救市!2008年国家层面出台的关于住房优惠政策的相关文件,共有4份,分别为《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37号)、《关于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74号)、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扩大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浮幅度等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8〕302号文件)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国办发〔2008〕131号文件)。内容主要为下调购买普通住房契税税率、暂免个人买卖印花税和营业税、免个人转让出售的土地增值税;降低购买首付比和个贷利率。
08年底,计划推出四万亿。加速房贷旨在抵抗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冲击,试图率先走出危机带来的消极影响。
在事后我特意查看了四万亿刺激政策的分配情况,基建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比如铁路,民航,公路等民生领域占比例最大。出发点看似正确,通过大型基础设施投资扶持就业、消化诸如钢铁水泥等企业的产能过剩,刺激经济增长。然而,事后证明,用于基建投资的大部分钱,被好多实业家借走后拿去炒作楼市买卖楼房或建楼了,记得当时有一个制造业的老板说,我厂子辛苦一年所累计的价值还不如人家一个炒房客炒房来的多!所以,中国楼市已经走向病态的畸形之路上,全民皆炒房,扫大街的老太太都在谈论房价的涨势。真是蔚为奇观!
呜呼哀哉!缺乏安全感的民族,缺乏信仰的民族,全民向钱看,向房看...无怪乎也有人说,中国楼市和权贵资本绑架了中国经济。前头几年收效甚微的调控,一点点累计起来的市场效应被大手笔“救市风”和扭曲的社会价值观(表现为全民皆想炒房)横扫一空!